April 04, 2016

網路調查走上結合實驗之路, 正在發生。

也許不久之後成為新主流。由此可見一斑。
Michael Smith writes: I have a research challenge and I was hoping you could spare a minute of your time. I hope it isn’t a bother—I first came across you when I saw your post on how psychology researchers can learn from statisticians. I figure even if you don’t know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, you might know someone who would. My colleagues and I want to explore implicit biases using the trolley problem as the mechanism for discovering these biases. The problem we have is we have very specific needs for o…

http://bit.ly/22459Eh

March 29, 2016

Outch... 司徒達賢:「三明治」教育 大二結束先工作

管理學之視野,難道如此而已? 司徒達賢:「三明治」教育 大二結束先工作 cw.com.tw 政府將來可能會鼓勵高中畢業生先工作幾年再上大學。有一些工作經驗再來讀書,的確有助於學用之間的整合,但此一做法也有若干限制。 首先是大學未必樂見此一政策,因為目前許多學校已經面臨招生不足,若在幾年裡又少了一大批考生,情勢將雪上加霜。 其次是家長及學生不願意,因在現行入學考試方式下,工作幾年後很難考取理想的大學...
http://ift.tt/1Ktn9Fz

March 19, 2016

民主將遇亂流:fwd: 大巨蛋案 柯文哲:i-Voting是最後手段

統治最糟的狀況就是將責任丟給被統治者扛。 台北市長柯文哲19日表示,大巨蛋案「擺爛不是辦法,公安也不能棄守」,i-Voting是最後的解決方案。(中央社檔案照片) (中央社記者黃麗芸台北19日電)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表示,大巨蛋案,若遠雄都不理北市府,就要自己提出公安建議解決方案(量體減量),「擺爛不是辦法,公安也不能棄守」,i-Voting是最後的解決方案。柯文哲下午出席「第7屆336愛奇兒日活動-友好台北城」,媒體詢問大巨蛋量體減量、瘦身可...
http://ift.tt/1Ktn9Fz

February 04, 2016

真的嗎?「國民黨檢討敗選 周子瑜事件是最後稻草」!?

這樣的檢討,跟2008/2012年認為「九二共識是勝選關鍵」一樣,沒抓到重點,甚至無病亂投醫。令人浩漢。 國民黨3日舉行中常會檢討大選敗選原因,會後作出「選舉輔選工作檢討報告」,歸納出五大問題,並視「周子渝事件」為壓垮國民黨的最後一根稻草。  國民黨此次大選以超過300萬票的差距落敗,不但失去中央政權,也喪失國會多數席次。國民黨周三於中常會進行檢討報告,歸納出:「執政未受認同」、「無法凸顯兩黨品牌差異」、「黨內不團結...

from 劉正山的隨筆 http://bit.ly/1PTddRD

February 01, 2016

談國民黨補選主席及新國會就職

(20160201接受中央廣播電台「早安台灣」節目訪問) 首先檢討自己: 我做為一個政治學者未善盡社會責任,我向社會慚悔,我是帶著這個心情接受訪問的,也希望可以藉此亡羊捕牢。 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、代理黨主席黃敏惠、台北市議員李新、立委陳學聖、中常委林榮德共5人完成領表。如何看待5人各自對黨的主張?這5位背後的派系路線各自不同,也有不屬於任何派系的候選人,此時正是國民黨路線的十字路口?  答:這五位都是一時之選。任重道遠。勇氣、使命感都該給予肯定。 任重道遠的意思,是大家都沒有什麼期待下...

from 劉正山的隨筆 http://bit.ly/23Co5xy

January 20, 2016

政府真的能作開放資料的發問者?部會真的知道怎麼出題,而學界又為何需要走上因經費為政府解題的困境?

這則新聞看似要來振奮人心。問題是:政府真能扮演出題者?出的題好嗎?隱藏的知識限制政府自己看得見嗎?學界因為需要錢所以向政府金主靠攏,最後不得不接受政府的問題意識,這樣的發展是好的嗎?在政府仍是主要的發問者及金主這個思維框架下,我非常懷疑台灣會快速重蹈當年推動電子化政府衝上世界「第一」接下來就無以為繼的後塵。 (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20日電)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今天表示,巨量資料應用受到世界各國政府及研究機構極度重視,但在台灣卻面臨沒人、沒錢、沒題目的三大困境,透過科技部的起頭帶...

from 劉正山的隨筆 http://bit.ly/20eyJIi

January 10, 2016

Ouch, 還好我沒開始認真面對SEM.

VanderWeele, T. J. (2012). Invited commentary: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and epidemiologic analysis.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, 176(7), 608–612. http://bit.ly/1UGWXr4 這篇是個哈佛大學公衛學院的教授,為SEM是否適合引入流行病學門作為研究方法所作的專業評價報告。很值得當作我們進入、認識...

from 劉正山的隨筆 http://bit.ly/1PXDKlr

January 06, 2016

四小時內的奇蹟

細懸浮微粒濃度可以在四小時內從正常到「紫爆」,堪稱奇蹟。

from 劉正山的隨筆 http://bit.ly/1S2Muby